欢迎来到龙公蟹大闸蟹官网!了解更多关于阳澄湖大闸蟹礼券,大闸蟹礼券,大闸蟹专卖店,大闸蟹品牌,阳澄湖大闸蟹礼品卡问题

大闸蟹的文化及古人食蟹方法


    马上又要到一年一度属于大闸蟹的季节了,唐代诗人李白曾赞道:“蟹螯即金液,糟丘是蓬莱。且须饮美酒,乘月醉高台。”美酒配美味,这是诗人情怀,也迎合了中国人喜食鲜香的口味。每年中秋前后是大闸蟹最肥的时候,吃大闸蟹的季节到了,饕客们不可错过这个解馋的好时机又来了。俗语说:“秋风起,蟹脚痒,九月圆脐十月尖。”九月要食雌蟹,这时雌蟹黄满肉厚;十月要吃雄蟹,这时雄蟹蟹脐呈尖形,膏足肉坚。此时有关大闸蟹的文化又成为食客的话题。


    能称为大闸蟹的是中华绒鳌蟹,个头要在三两以上。大闸蟹之名有来头。据说早年间苏州、昆山一带的捕蟹者,在港湾间设置闸门,闸用竹片编成,夜间挂上灯火,蟹见光亮,即循光爬上竹闸,此时只需在闸上一一捕捉,如此捉到的“傻螃蟹”便叫做大闸蟹。小说家包天笑写过《大闸蟹史考》,称“大闸蟹”三字来源于苏州卖蟹人。苏州人家把蟹当做夜宵,所以卖蟹人总是在下午挑了担子,沿街叫卖:“闸蟹来大闸蟹”。这个“闸”字,音同"SA“,”SA"在吴地方言中是水煮的意思,蟹以水蒸煮而食,谓“SA蟹”,"SA"与“闸”就这样暗合着音韵流传到今天。

    阳澄湖大闸蟹鲜盖百味,闻名天下,昆山的巴城镇是大闸蟹的盛产地,那里流传着一段有关蟹的传说。几千年前,人类祖先已经在江南陆地上栖居,从事农垦耕作和捕捞水产的营生。由于江南地势低洼,雨量较多,经常闹水灾。有时虽然丰收在望,可是,江湖河泊里却冒出了许多爱朝亮光爬行的甲壳虫似的“虫子”,这些“虫子”双螯八足,形状凶恶,经常闯进稻田偷吃谷粒,还用犀利的螯伤人。人们称这种虫为“夹人虫”,人们视之如虎狼,每天不等太阳落山,就早早关上大门躲避这些“夹人虫”。后来,大禹到江南开河治水,派壮士巴解到水陆交错的阳澄湖区域督工。夜晚,工棚口刚点起火堆,谁知火光引来黑压压一大片“夹人虫”,一只只口吐泡沫如湖水汹涌而来。顿时,工地上激起一场人虫大战。不多时,“夹人虫”吐出的泡沫,直接把火堆熄灭,双方在黑暗中混战到东方发亮,“夹人虫”才纷纷退入水中。很多民工被夹伤、夹死,血肉淋漓,惨不忍睹。

    “夹人虫”的侵扰,严重妨碍着开河工程。巴解寻思良久,想出一个办法,叫民工筑座土城,在城边掘出一条很深的围沟,天晚时在城墙上升起篝火,在围沟里灌满沸水。“夹人虫”再次成群结队席卷过来,纷纷跌入沟里被沸水烫死。沟里虫的尸体越积越多,便用长挠钩起来,继续灌放开水。烫死的“夹人虫”全身通红,堆积如山,散发出鲜美香味。巴解闻后,好奇地取过一只细看,把甲壳掰开,一闻香味更浓。便壮着胆子咬一口,牙齿轻轻嚼动,嘴里透出鲜香。巴解越吃越香,连吃几只。见他吃得津津有味,胆子大的民工也跟着吃起来,无不大喜。当地百姓获悉后,也纷纷捉拿“夹人虫”吃,这消息很快传遍四面八方。从此,人们都不怕了,被人畏如猛兽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。为了感激敢为天下先的巴解,人们把他当成勇士崇敬,用解字下面加个虫字,称“夹人虫”为蟹,意思是巴解征服“夹人虫”,是天下第一食蟹人。由于巴解在阳澄湖边治水有功还征服了“夹人虫”,大禹封他为王,后代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在土城的边上造起了一座巴王庙,庙里塑起了巴解的雕像,巴城也因此得名。

    事实上,从古至今,人们对大闸蟹文化的沿袭从没间断过,鲁迅先生曾称颂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了不起的“勇士”,谁是第一吃蟹人至今史无考证,但其美味已得到公认。

    古人给蟹取“四名”:“以其横行,则曰螃蟹;以其行声,则曰郭壳;以其外骨,则曰介士;以其内空,则曰无肠”。于是蟹便有了“横行介士”和“无肠公子”的称号。此外,蟹还有“横行将军”“菊下郎君”等雅号。在成千上万的水族生物中,只有螃蟹的形状最为狰狞和凶横。宋代沈括在《梦溪笔谈》中记载:“关中无螃蟹,怖其恶,以为怪物。人家每有病疟者,则借去悬门户。”尽管如此,也许是因其美味,也许是因其造型奇特,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蟹情有独钟,也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。

    唐代著名诗人皮日休《咏螃蟹》诗云:“未游沧海早知名,有骨还从肉上生。莫道无心畏雷电,海龙王处也横行。”这首诗语言形象、幽默、传神,把螃蟹的形象和神态写得活灵活现,全诗不著一个“蟹”字,短短几句写出螃蟹在海洋中的名声,螃蟹肉上生骨的奇特长相,螃蟹本无心肠,故无所顾忌,浑身是胆,在海龙王处横行。一个“早”字,既显示了螃蟹所负盛名时间之久,将螃蟹描绘得意趣横生,传达了人们对螃蟹喜爱之深。唐代诗人唐彦谦的《蟹》诗中这样写道:“湖田十月清霜堕,晚稻初香蟹如虎。扳罾拖网取赛多,篾篓挑将水边货……”字里行间惟妙惟肖地再现了金秋十月,稻熟香飘人们抓蟹、卖蟹、食蟹的场景。宋代方岳在《次韵田园居》中则轻描淡写出一幅“草卧夕阳牛犊健,菊留秋色蟹螯肥”的景象。明朝的诗人画家徐渭是一枚“吃货”,他在《题画蟹》中直言:“稻熟江村蟹正肥,双螯如戟挺青泥。若教纸上翻身看,应见团团董卓脐。”……各朝各代,代代相传,留下许多对螃蟹的赞美,许多名人大师都拜倒在螃蟹的美味之下。苏东坡是有名的老饕,也留下这样的诗句:“尝项上之一脔,嚼霜前之两螯。”让后人看到他面对螃蟹时的一幅“馋嘴模样”。

    螃蟹不仅入诗,也入画。金风起兮蟹脚响,其意境本身就是国画的美。清代郑板桥做蟹画后这样题诗:“八爪横行四野惊,双鳌舞动威风凌。孰知腹内空无物,蘸取姜醋伴酒吟。”活灵活现,诗画合璧,意趣盎然。尤其板桥先生的“难得糊涂”,远远看去,如螃蟹八脚横行。

    螃蟹是美味,也是独特的文化载体,与名著结下了不解之缘。《红楼梦》中曹雪芹对吃螃蟹颇有研究,在《红楼梦》第三十八回中这样描写赏菊咏蟹:“螯封嫩玉双双满,壳凸红脂块块香。持螯更喜桂阴凉,泼醋擂姜兴欲旺。眼前道路无经伟,皮里春秋空黑黄。”持蟹赏桂,蟹香缭绕,令人垂涏欲滴,一场藕香榭蟹会,留下了千古咏蟹绝唱。

    爱美食的中国人历来食不厌精,更舍得在食器上下功夫。一说到“食器”,人们会想到杯盏碗碟,但用于吃大闸蟹的家什,在杯盏碗碟之外,还有专门的“蟹八件”。古时人为了方便吃蟹发明的蟹八件是一套精美的金属工具,包括锤、匙、刮、钩、斧、箸、镊、镦。材质上又分为有金、银、铜各种,不但造型精美,且使用方便富于人性化,也为品蟹增添了更多的情趣。明清时代文人雅士每逢蟹宴,都自带吃蟹工具,不仅仅吃蟹剔肉,解馋饕食,更加上饮酒、作诗、绘画的花样,将吃蟹化作这件俗事潇洒而文雅的饮食享受,成为金秋时节的一件风流韵事。

    真正让吃蟹变得风雅要靠吃蟹的人。对爱吃大闸蟹的现代人来说,专门拿出吃大闸蟹的时间伺候心情才算有“蟹品”,蟹宴如何布置、用什么器皿,怎样配花雕酒、热姜茶,挑选何种口味的醋……这一切都透着精雕细琢和耐心。

    以上就是大闸蟹的历史,更多关于阳澄湖大闸蟹、大闸蟹、正宗阳澄湖大闸蟹、大闸蟹礼券、大闸蟹礼盒、大闸蟹团购、螃蟹等的相关问题可以联系本公司。